如何把握好餐饮竞争多元化新趋向

【市場觀潮】如何把握好餐飲競爭多元化新趨向

  近日,由商務部主辦的小吃產業發展現場會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召開,該部提出將從產業化、規範化、品牌化、數字化、綠色水平等5個方面推動小吃產業高質量發展,並將加快制定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完善餐飲業支持政策。

  我國餐飲業從業人員超過2000萬人,收入規模達4.6萬億元,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占比超過一成。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有餐飲企業1400多萬家,由此可見,餐飲業振興,對於社會消費和就業創業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事實上,隨著技術發展,餐飲業正在被數字化改變,無論是囊括堂食、外賣、外帶、零售等多種業態的經營模式,還是線上線下多渠道融合的營銷方式。而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和差異性評價,也有了更多表達方式,幾條不對胃口的差評,很可能就會影響其他消費者的後續消費。

  在這樣的情況下,餐廳的經營再也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銷售模式也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堂食,特色競爭力不再是幾道名菜包打天下,而是更加靈活化,也更加碎片化,以適應更多消費場景和多元化消費需求,提高消費者留存率。正因如此,多元化發展,將是未來餐飲企業的轉型方向之一。

  多元化並不是指一家餐廳包羅萬象,而是就一家餐飲企業而言,要有針對不同地域、不同消費群體甚至不同消費時間段、不同消費模式的多元化產品,這個產品可以是不同的餐飲品牌,價位不同定位不同服務方式也不同,也可能是同一家餐廳內的不同產品,產品差異可以是口味,可以是菜色,可以是分量……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甚至也包括餐廳可以提供的附加值服務等。

  當然,多元化並不意味著餐廳失去了自身原有的特色定位。餐飲競爭,很多時候還是細分領域內的競爭,特色定位是餐廳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多元化要立足於原有的特色定位基礎之上,而不能舍本逐末。

  餐飲業歸根結底還是服務業,餐飲企業的多元化戰略,還是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基準,既要了解社會消費大環境大趨勢,以及相應的數字化技術,也要了解不同消費群體的承受能力、消費偏好和心理需求等,並非越貴越好,也非越便宜越佳。讓消費者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實實在在感受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才是上策。

  而如何在保持原有的競爭優勢、品牌影響力和消費者口碑的同時,調配好資源,平穩完成多元化過渡,則考驗著企業經營者的智慧。

  (工人日報趙昂)

  (責任編輯:王婉瑩)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