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阿斯巴甜致癌!代糖何去何从?

文:謝璇

來源:鈦媒體(ID:taimeiti)

7月14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世界衛生組織 (WHO)和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 (JECFA)發布了無糖甜味劑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報告。

報告稱,IARC援引對人類致癌性的“有限證據”,將阿斯巴甜歸為可能對人類致癌之列(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第2B組),JECFA指出人體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40毫克。

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是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一個跨政府機構,該機構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和促進對癌症病因的研究,也進行世界範圍內的癌症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工作。這是IARC首次對阿斯巴甜進行評估。

在其評估結果中,反復提到了“有限”一詞——不僅人類癌症(特別是肝細胞癌)方面的證據有限,在實驗動物中發現的致癌證據也有限,與導致癌症的可能機理有關的證據同樣有限。

相較之下,JECFA(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則被業內認為是食品添加劑領域的權威機構。此次報告的發布,也是該機構對阿斯巴甜開展的第三次評估。

JECFA得出的結論則表明,所評估的數據沒有充分理由改變以往確定的標準,即每公斤體重的每日阿斯巴甜攝入量為0-40毫克。因此,JECFA重申,人們可在這個每日限量內放心食用。例如,假設沒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攝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減肥軟飲料,一位體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要飲用9-14罐以上才會超過每日允許攝入量。

不可否認,這份聯合聲明包括一些自我矛盾的部分——一方面承認阿斯巴甜的致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官方聲明又似乎想為這一結論留有余地。

“JECFA的結論中,考慮了動物和人類研究中的癌症風險證據,食用阿斯巴甜與人類癌症之間存在關聯的證據並不令人信服。”在世界衛生組織官網發布的新聞稿中,引用了世衛組織食品和營養標準和科學建議處處長Moez Sanaa博士的觀點。他認為,“我們需要開展更好的研究,在現有隊列中進行更長時間的隨訪並重復開展飲食問卷調查。我們需要開展隨機對照試驗,包括與胰島素調節、代謝綜合症和糖尿病相關的機理途徑的研究,特別是與致癌性相關的研究。”

事實上,早在6月29日,”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正在被權威機構評估“的消息一經曝出,便登上熱搜,並帶動代糖概念板塊整體上漲了4.11%。而隨著該報告的發布,三元生物、保齡寶、佳禾食品等國內代糖頭部生產商,均迎來了一波小幅下跌,金禾實業、萊茵生物則在波動中持平,聖泉集團則一度迎來了超過3%的上漲。

如今,另一只靴子暫時落地。今天,廣泛使用阿斯巴甜的國際巨頭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們,或許此刻的心情也不輕松。

這份留有余地的報告,不過是人們長期以來對於代糖產品矛盾心理的一種反應。從健康理念出發,攝入糖過多會帶來肥胖等問題,但是代糖產品本身就是安全的嗎?長期以來,對於包括阿斯巴甜在內的代糖產品是否有害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多年,在這場關乎科學與輿論、謠言與汙名的爭論中,還沒有誰取得過徹底的勝利。

阿斯巴甜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人類最後的代糖產品。代糖,畢竟已是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鏈條。在價值萬億的代糖產業江湖中,赤蘚糖醇等新一代產品正虎視眈眈。沒有舊王的摔倒,哪裏有新星出頭的機會?自80年代開始風靡全球以來,阿斯巴甜已經在“甜味劑之王”的寶座上坐了40余年,現在,是不是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刻?

01

“萬惡”的糖

實際上,早在人們對代糖的安全性充滿質疑之前,糖其實是第一個從神壇上跌落的添加劑。

早期,糖是稀少且珍貴的,能用得起糖一度成為了歐洲精英階層體現地位的方式之一。到了大航海時代,哥倫布將甘蔗帶到了美洲,這種可以提煉出糖的植物,迅速遍及了美洲熱帶地區的各個角落,並最終推動了糖的產量上升。

甜蜜帶來幸福,也推動了需求的大幅增長。18至19世紀,糖的市場份額逐年增長。其中,對糖青睞有加的英國人每人的糖消耗量從1700年的2公斤,增加到1800年的8公斤,到了19世紀90年代,則高達40公斤。

而價格的不斷下降,最終讓糖成為了像咖啡因一樣的生活必需品。由此開始,從18世紀的英國商人到19世紀的歐洲下層勞工,逐漸養成了把糖加到茶中飲用的習慣。

但這也僅僅是糖廣大應用範圍中的一個小小側面。

咖啡、巧克力、酒精都在糖的作用下,變得愈發可口,糖甚至成為了調制大麻的重要成分,也成了煙草制品保鮮、添味與上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碳酸飲料的全球風靡,更是讓糖滲透進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但是,當甜美的蜜糖供應過剩時,卻也意味著危險的降臨。

事實上,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就已經開始關注到糖攝入與心臟病風險之間的關系。

而這個過程中,美國糖類研究會(現在已經更名為糖業協會)卻幹預了研究結果:一方面在研究報告中,把心血管疾病的責任推給了飽和脂肪,卻將糖與心臟病的關聯模糊帶過;另一方面,通過中斷經費的方式,讓關於小白鼠攝入蔗糖後出現動脈硬化、體內誘發膀胱癌的酵素變多,以及產生膽固醇及中性脂肪(三酸甘油酯)的研究結果無法被公開。

就連世界衛生組織關於限制糖使用量的建議,都遭到了美國糖業的反復阻撓。

在一系列舉措的影響下,美國政府直到2016年2月才在飲食指南中首次建議人們飲食中的添加糖低於總熱量攝入的10%。這也影響了美國的營養學認識和公共健康政策。從1965年到2015年,美國人攝取的脂肪減少了25%,美國人的肥胖率和糖尿病率卻節節攀升。201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約9300萬美國人過於肥胖,約3000萬美國人患有糖尿病。

而公關健康政策被誤導的背後,糖之所以能夠被如此大規模地使用,其本身的成癮性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所長、成癮行為研究專家諾拉·沃爾科夫(Nora Volkow)則對糖的危害有著更明確的表述。她利用腦成像技術來尋找食物和毒品之間的相似之處,在她看來,“加工糖可以使某些人進入一種強迫攝入的模式。而在這些情況下,我會建議他們完全戒食。因為,如果食物太有誘惑力,不管你再怎麽控制自己都沒用。這也是我們想要對那些吸毒人員說的話。”

02

代糖:在質疑中迭代成長

“每當人們表現出的健康擔憂涉及它們的核心原料——鹽、糖或脂肪時,食品生產商只會選擇一種最簡單的解決方案:換成分。也就是換一種在當時關注度並沒有那麽高的成分。”在關於《鹽糖脂:食品巨頭是如何操縱我們的》一書中,作者曾這樣總結食品加工行業在面對公眾質疑時的核心戰略。

相比較蔗糖的發展歷程,經歷了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紐甜等六代產品的發展,人工合成代糖的迭代路徑更是一個從備受追捧,再到爭議直至被放棄,並再次尋找新產品的過程。

早在140年前,糖精就已經從化學實驗室中被發現。這種價格低廉,產能幾乎沒有上限的產品,成為了二戰期間替代蔗糖的不二之選,這也使得糖精得以在糖短缺的戰爭年代快速發展。不過,糖精的真正大規模使用,則要等到1962年,在傑姬·肯尼迪的苗條優雅影響下,美國女性消費者們開始瘋狂效仿,並形成了全國性的減肥熱。

在這股風潮的推動下,可口可樂推出了含有糖精的低卡可樂飲料TaB,百事也同步推出了輕怡(Diet Pepsi)。

但這股風潮並沒能持續太久。70年代,由食糖工業資助的實驗結果表明,服用糖精的小白鼠長出了惡性膀胱腫瘤。在輿論的推動下,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將糖精從安全食品清單中刪除,並且在1968年的《德萊尼修正案》中禁止使用糖精。

但事實上,這樣的實驗結果經不起深究。按照上述實驗,一個成年人每天要喝上550瓶含有糖精的飲料,才能攝入與患癌小白鼠同樣劑量的糖精。但是,對癌症的恐慌還是戰勝了事實,糖精自此失去了市場主導地位。

而與糖精幾乎出生於同一年代的甜蜜素也遭遇了相似的命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2017版),甜蜜素被歸類在三類致癌物清單(第199項,1999年納入),即“對人類致癌性可疑,尚無充分的人體或動物數據”。

而相比較幾個前輩而言,阿斯巴甜則可以說是更加成功的甜味劑產品。自1983年美國FDA批注允許配置軟飲料後,阿斯巴甜就得到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批準。這個過程中,雖然也經歷過多次致癌質疑,卻一直屹立不倒。

這也使得阿斯巴甜成為了目前被研究得最充分的甜味劑。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曾兩次對其安全性進行評估,並確認每公斤體重40毫克為安全攝入水平。此外,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也曾兩次為阿斯巴甜安全做過背書。EFSA認定,對於普通人群而言,每公斤體重40毫克的攝入水平是非常安全的。

此前,歐洲拉馬奇尼基金會、《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等組織都曾發布過阿斯巴甜的相關研究,顯示其具備誘發白血病、淋巴細胞瘤等多種癌症的風險。但這一結果卻遭到了美國和歐盟委托有關機構的否認。

圖片來源:鈦媒體編輯拍攝

03

誰都無法高枕無憂

可即便如此,也並不意味著後來者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隨著阿斯巴甜不斷被市場審視,安賽蜜和三氯蔗糖的安全性也頻繁遭到質疑。部分研究表明,安賽蜜的較高攝入量,或可增加乳腺癌風險;三氯蔗糖雖然沒有顯著的致癌風險,但卻有導致腸易激綜合症和腸漏的風險。

而更致命的指控,則來源於代糖對胰島素的影響。

2022年,墨西哥科學研究指出,長期食用甜味劑會產生類似於2型糖尿病的病變。該研究表明,三氯蔗糖的攝入與人體內葡萄糖和胰島素代謝的改變有關,因為它會擾亂腸道微生物組的平衡,並可能會導致類似於2型糖尿病發展的變化。

而被認為比人工甜味劑更具優勢的天然甜味劑甜葉菊也沒能逃過相關指控,一些觀點認為,攝入甜葉菊能讓身體誤以為已經攝入了糖分,並發出分泌胰島素的指令。而胰島素的分泌就是影響發胖的原因之一,這也讓攝入代糖的最終效果,變得與吃糖無異。

也正是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於今年5月發布了一份關於非糖甜味劑的新指南,建議大多數人應避免食用安賽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劑。有證據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劑對減少成人或兒童的體脂沒有任何長期益處。此外,長期使用非糖甜味劑可能會產生潛在的不良影響,例如導致成人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風險增加。

而有著最安全甜味劑之稱的赤蘚糖醇,也無可避免地成為被研究的對象。今年2月27日,《自然·醫學》雜誌登載的一個研究中表示:總計四千余人的多個隊列中,赤蘚糖醇被發現可能與不良心血管事件相關。

雖然市場普遍認為,該實驗沒有證明赤蘚糖醇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因果性。但這也預示著,沒有任何一個產品能夠在全球範圍的審視下,獨善其身。

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也是一場幾乎難有定論的關乎食品安全的標準之戰。

但是,這場關乎著億萬市場的爭論中,至少給了大眾一個更加清醒的認知:世上沒有100%安全的食品,無論攝入多少都毫無損害的添加劑,無論它是來自天然還是人工合成。

這也是一場商業利益和健康理念之爭,在持續的健康訴求下,市場最偏愛的永遠是“下一個”——那個看上去暫時沒有反證的新產品。

參考資料:

《鹽糖脂:食品巨頭是如何操縱我們的》

《上癮五百年:煙、酒、咖啡和鴉片的歷史》

《可口可樂傳:一部浩蕩的品牌發展史詩》

《糖的故事》

阿斯巴甜危害及風險評估結果發布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研究顯示:長期食用甜味劑易引發糖尿病 來源:參考消息網

糖,不那麽偉大的作品丨青山資本2022年中消費報告

外媒:赤蘚糖醇安全無需擔憂 現有研究的唯一結論是需要更多研究 來源:央廣網

阅读剩余
THE END